腫瘤免疫細胞治療十問
導語 / Introduction
放眼全球,針對患者自身免疫系統(tǒng)的癌癥免疫療法一直被認為是“治愈”癌癥的新希望。《科學》雜志在2013年將免疫療法列為當年科學的十大突破之一,認為這標志著癌癥治療方法的徹底轉變。國內專家亦表示,腫瘤免疫療法將在未來掀起一場醫(yī)療革命。
腫瘤免疫療法有多個研究方向,其中細胞療法是從患者體內,或者將異基因來源的免疫細胞,提高活性后,再輸回到體內,幫助免疫系統(tǒng)對抗癌癥。近來來,美國、日本、德國等醫(yī)療水平領先的國家,都在癌癥的細胞免疫治療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。中國在經過魏則西事件后腫瘤細胞免疫療法已經走在世界前列。
在近年來不斷火爆的免疫治療背景下,大家又是否真的能夠客觀的看待它在腫瘤治療中的應用價值呢?這項新興技術又是如何幫助腫瘤患者提高生存率的呢?有很多讀者對細胞免疫治療一知半解。
今天小編就將自己的理解總結成文,讓讀者對該療法具備通識,客觀看待該技術的發(fā)展。
什么是腫瘤的免疫細胞治療
癌癥免疫細胞治療,是從人體中把與癌細胞和病毒等異物戰(zhàn)斗的免疫細胞從患者血液中分離出來(或者是異基因來源的免疫細胞),在實驗室進行體外培養(yǎng)和修飾,回輸到體內后,增強患者免疫力,特異性攻擊攜帶特定靶點的腫瘤細胞。
現在,標準治療包括三大療法(手術,化療,放射線治療)都是從外部的力量殺死癌細胞,正常細胞也會被殺死或受傷。細胞免疫治療,是用患者自身(或異基因來源)的免疫細胞攻擊癌細胞,理論上是精準打擊策略,對正常細胞的傷害性不大,副作用較小,而且可以和三類傳統(tǒng)療法聯(lián)合使用。
細胞免疫治療對癌癥有效嗎?
細胞免疫治療對癌癥有效嗎?答案是肯定的。
我們的免疫細胞每天都在吞噬癌細胞,只不過有時候它們被狡猾的癌細胞蒙蔽。近幾年國際上最新的研究發(fā)現,只要通過抗原遞呈,讓免疫細胞能夠記憶癌細胞特性,它就可以再次大口大口吞噬癌細胞,只要這樣的細胞足夠多,活性足夠強,它們吞噬能力就足夠強,癌細胞最終被消滅,從而不能形成新的病灶,或者使原來的病灶縮小、甚至消失。
國內是否支持腫瘤的細胞免疫治療
魏則西事件爆發(fā)前,由于大環(huán)境的因素,國內醫(yī)藥產業(yè)界魚目混珠、泥沙俱下的事情實在太多。各種打著“腫瘤免疫治療”、“腫瘤生物治療”、“腫瘤基因治療”的幌子,天價兜售一些歐美已于上個世紀就淘汰的所謂“新技術”,這其中,有的治療,可能只是“謀財不害命”;有的治療,則不僅貽誤治療時機,還可能本身成為“奪命殺手”。
近年來,國內細胞免疫治療行業(yè)亂象逐漸理清之后,真正讓患者獲益的正規(guī)前沿技術閃現光芒!隨著生物科技快速發(fā)展,細胞治療為惡性腫瘤、某些傳染病和遺傳病等難治性疾病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,并在美歐日等發(fā)達經濟體以多種方式開始進入臨床應用,我國醫(yī)療機構也開展了逐步開展臨床研究,患者希望接受高質量細胞治療的呼聲日益增高。
相關部門也在規(guī)范并加快細胞治療科學發(fā)展,并允許臨床研究證明安全有效的體細胞治療項目經過備案在相關醫(yī)療機構進入轉化應用(在接受治療前一定要看研究機構是否取得備案資格)。
哪些患者接受細胞免疫治療有價值
細胞免疫療法理論上可以對應任何階段的癌癥,比如:
腫瘤手術前體質較差,術后恢復慢,且害怕隱匿性癌細胞沒有被徹底根除的患者。
放療、化療后,免疫力低下,副作用反應明顯(如食欲減退、惡心、脫發(fā)、皮膚炎癥等),期望增加化放化療效果的患者。
由于害怕放化療的毒副作用,希望利用各種治療手段實現治療效果的患者。
腫瘤晚期癌細胞已經全身擴散,但常規(guī)治療方法已無能為力,期望延長生存期,提高生活質量的患者。
需要注意的是,以往的一些臨床研究中,細胞免疫療法對于晚期癌癥患者腫瘤的療效不算明顯,針對晚期癌癥的患者在保持生活品質的同時有延長壽命的效果;作為術后的輔助治療法可以抑制復發(fā),治療效果可維持較長時間;與化療、靶向藥、PD1抑制劑等其它療法聯(lián)合治療,效果佳。
主要開展的實體腫瘤臨床研究包括:頭頸部腫瘤、食道癌、肺癌、胃癌、乳腺癌、肝癌、胰腺癌、結直腸癌、卵巢癌、子宮癌、腎癌、前列腺 癌、惡性黑色素瘤、肉瘤、部分惡性淋巴瘤。
什么時期應用效果好
細胞免疫治療越早介入越好,這時輔助放化療,綜合其副作用,并提升自身的免疫機能發(fā)動對癌攻擊力、改善全身狀況,提高治療效果,有效預防癌癥的復發(fā)轉移。而一旦到了癌癥終末期,自身的免疫機能過低,免疫治療起效慢,往往效果不佳。
細胞免疫治療需要幾個周期
細胞免疫治療修復和重新構筑體內的免疫系統(tǒng),需要經過一定的時間。治療數個月后伴隨腫瘤標志物下降、腫瘤縮小的案例較多。這些都是傳統(tǒng)化療所不具備的特征,也是判斷細胞免疫治療療效的衡量指標。
小編在查閱文獻留意到,經信賴度較高的隨機對比試驗得出結論,細胞免疫療法能夠很大程度上降低復發(fā)率。但是對于復發(fā)風險較高的癌癥,特別是最初的2~3年易復發(fā)期間,所以根據專業(yè)醫(yī)生的指導,治療頻次需做相應調整。
哪些腫瘤患者不適用?
據部分臨床研究文獻顯示,間質性肺炎、部分淋巴細胞型血液癌無法進行細胞免疫治療。
一部分的白血病以及部分惡性淋巴瘤等血液腫瘤也不適用。血液腫瘤分為很多的種類,例如T細胞、NK細胞這類淋巴細胞發(fā)生癌變后演變的血液腫瘤,經細胞免疫治療甚至有可能使癌細胞增殖,所以不適用于。
此外,部分合并間質性肺炎、關節(jié)風濕、膠原病等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,必須慎重考慮。
細胞免疫治療能聯(lián)合放化療嗎?
聯(lián)合起來有可能提高化療效果。細胞免疫治療的研究案例中,與化療聯(lián)用最為常見。
首先,細胞免疫治療對化療藥物沒有負面影響。其次,生存期調查結果顯示,與單獨化療相比,化療聯(lián)合細胞免疫治療的治療效果較為理想。
但需要注意的是,細胞免疫治療與化療聯(lián)合,必須建立在科學、合理的基礎上。不同種類的化療藥物,其特性與副作用均不相同,如果不熟知這些內容,就無法做到合理聯(lián)用。
細胞免疫治療通過強化患者體內的淋巴細胞等免疫細胞,從而提高免疫機能對癌細胞的殺傷力?;熕幬镏?,有部分藥物會暫時性減少或弱化患者的淋巴細胞,所以采集功能正常的免疫細胞時,需要選擇化療影響小的時間段。在一些文獻中普遍認為在兩次化療間隙做細胞免疫治療的時機較好。
能與靶向藥結合嗎?
隨著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(抗PD-1抗體藥物)在臨床使用后的實際情況,國際前沿的研究制定了聯(lián)合使用的安全標準,日本近期已經開始為患者提供PD-1加免疫細胞的聯(lián)合治療。
結合化療藥物的特性,如何進行細胞免疫治療,需要專業(yè)的知識和豐富的臨床經驗。所以,細胞免疫治療的主治醫(yī)師不僅僅需要了解免疫的相關知識,同時還必須掌握癌癥標準治療的知識。
正在開展的細胞免疫療法的研究
隨著四款car-t免疫細胞藥物在國內獲準商用,細胞免疫療法作為一種新的腫瘤治療方式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。一時間大量的生物公司聚焦這條賽道,推動著基礎研究快速的向藥物制造的商業(yè)轉化。
細胞免疫療法相繼出現細胞因子誘導的殺傷(CIK)細胞、樹突狀細胞(DC)-CIK細胞、T淋巴細胞、自然殺傷細胞(NK)、腫瘤浸潤性淋巴細胞(TIL),以及γδT細胞等。
來源 | 臨沂市醫(yī)藥生物技術學會
發(fā)布時間 | 2023年12月13日
特別聲明:本文章轉自公眾號【臨沂市醫(yī)藥生物技術學會】,轉載此文僅出于傳遞信息目的。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站聯(lián)系,我們將及時更正、刪除。